台北大願佛苑
  • 首頁
  • 最新訊息
    • 行事曆
  • 佛苑簡介
  • 服務項目
    • 公益服務
    • 佛堂活動
    • 教室課程
    • 特別講座
    • 手作‧生活‧禪
    • 公益合作
  • 分享交流
    • 資源/下載區
  • 活動紀實
  • 聯絡我們
    • 公益服務預約專頁
    • 課程活動報名系統
    • LINE社群
    • 護持.助印.點燈.放生.供僧

分享交流

農曆七月是「地藏月」、「報恩月」

8/19/2020

 
請大家這個月多以「報恩想」來稱念『地藏王菩薩』聖號
台北大願佛苑 與您一同護持地藏法門
盂蘭盆節 | 農曆七月不是鬼月,而是孝親月、報恩月、吉祥月!

農曆七月。 在民間,被稱為“鬼月”,但是在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 從古到今,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寺院將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

農曆的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薩聖誕。 地藏王菩薩過去世曾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以供養三寶的功德,使生前作惡的母親得以超拔惡趣,因此她發願要度脫一切眾生悉皆成佛,自己乃成正覺。
所以,農曆七月也稱“地藏月”。

〈七月是吉祥月〉
“七”,在中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基督教也有“七天創造宇宙”之說,甚至七天一周,每週日要上教堂做禮拜一次;在佛教裡則有禪七、淨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

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民間的七月,彷彿“鬼影幢幢”。 其實在佛教裡,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

所謂“佛歡喜日”,源自於佛世時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來臨,所有僧侶皆不外出托缽,只在山中林間打坐經行,專心修持,此稱為“結夏安居 ”。

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到了七月十五日這天,也就是安居結束之日,所有僧眾一一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等待佛陀的認可,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 ”,又稱“佛歡喜日”。

從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廟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七月乃是僧信孝親報恩、 祈福修善的“吉祥月”。

​
〈七月是報恩月〉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 這就是微妙的地方。 報恩,佛經裡面是非常重視的,要報四重恩:
1.【父母恩】
父母對我們的恩大如須彌山,佛教裡面《父母恩重難報經》以及很多經典都有講到。
其中佛在《四十二章經》言:“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上之神也。”就是說人們去拜天、拜地、拜鬼神,靈不靈呢? 不如去孝順自己的父母。
孝順自己的父母比拜天、拜地、拜鬼神還要靈,我們人有很多的苦難從哪裡來的呢? 就從不孝來的。 所以,要孝養父母,以報親恩。

2.【三寶恩】
佛法僧三寶或者叫師長的恩。 佛是我們的老師,三寶是我們的老師。 沒有三寶,我們就會生活在精神的黑夜。
當我們心中裝著佛、裝著慈悲的時候,心就在明;遺忘了心中就暗。
老師給我們知識、給我們技能、給我們智慧、給我們精神,在我們生命中有大恩。
佛說,一個人的成就,老師決定了他的全部。 所以人只要活在世上,不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都必須要有老師去指導我們走完人生的路,不斷地進步。
所以,我們大家發菩提心以報答三寶和師長的教育恩。

3.【國土恩】
國家為我們的生活、學習提供了各種社會資源,有了國家的庇護,我們才能生活在這個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中。
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很操勞,我們的軍隊為了保護國土日夜堅守,我們的政府機關在維持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行…
所以愛國是每一個人的本分,我們要報答國家對我們的大恩。

4.【眾生恩】
我們特別要體會眾生恩,我們穿的衣服不是自己織的布,也不是自己種的棉花,全部都要依靠眾生。
如果把生命比成一棵大樹,那我們就是這棵大樹上的花果了,天地國家是大根,父母祖宗是主根,老師上司是中根,家人朋友是細根,一切成就、幫助我們於無形 的眾生則是鬚根。
那些因為他的介入而改變了我們生命的關鍵人物更是根!
根就是恩,恩就是根;大根就是大恩,大恩就是大根。 忘恩就是忘本,報恩就是報根!

所以,一個人未來的命運和成就,可以通過觀察他報恩的成份來預知,就如觀察植物的土和根來預知花果。
一個心中裝滿恩的人,他本身就很幸福;一個心中裝滿恩的人,他本身就有福氣。 所以我們透過報恩來增長我們的福氣;透過報恩來增長我們的幸福感;透過報恩來使我們的生命更加美好;透過報恩來使我們的世界更加的和諧。

人的一生就那麼幾十年,若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救度眾生的工作中去,那我們的生命就失去了很多意思和意義。
這個需要我們用生命來體驗,當我們發出純淨的心念,我們自己會感覺很美好,自己會感覺很幸福。
所以,報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報恩是我們跟源頭加強連接的一種方式。 報恩改變命運!


〈七月是孝親月〉
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是一個重大節日。 佛教寺廟,總要舉行“盂蘭盆會”。
據《盂蘭盆經》載:“目犍連嘗於此日供養十方眾僧,以此廣大功德,救拔其母脫離餓鬼道。後世遂有於佛歡喜之日,以飯食等供養十方眾僧之舉,其功德廣大,令七世父母等皆得解脫。”

《盂蘭盆經》中講,有一次,目犍連尊者在七月間結夏安居打坐時,突然想起生身的母親;因為母親在世間時貪、嗔、痴具足,他非常擔心,不知道母親往生後到底會落在何處?

於是尊者進入定中,看到餓鬼道中的眾生都是:圓又大的肚子、細又長的脖子、幹如柴枝般的手腳。 每個都在哀嚎、飢餓難耐,令人慘不忍睹。 當他看得十分不忍時,忽然看到日日夜夜思念的人——他的母親。

母親也正在飽受飢餓的煎熬,目犍連尊者看了內心非常痛苦。 他在佛陀的弟子中號稱神通第一,於是立刻運用神通,變出一缽飯、一壺水,恭恭敬敬地送到母親面前。

母親十分歡喜,她忍著顫抖和痛楚,將食物拿到嘴邊,可是飯與水才一到嘴邊,她的口中就吐出一團大火,瞬息間水乾了,飯也變成了焦炭。

目犍連尊者看到了這種情景,非常痛心,也覺得萬分無奈,儘管他的神通廣大,但是母親的業障讓他無能為力。

因此帶著萬分的失望從定中醒來,立即去請求佛陀給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親。

他的一番孝心令佛陀感動,佛陀說:“要救你的母親,光憑你的神通是不夠的,因為你的母親業障太重,必須靠許多有修行且已證果的僧眾,在 七月十五日當天,將清淨的福業累積在一起,用心力一起迴向來幫助她,唯有這股力量才能轉她的業。

於是目犍連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用最虔誠的心來供養僧寶,之後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為他母親祝福,因為每個人平時勤於修行,福德具足,這股福慧、歡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確實非常大。

就在當天晚上初夜時分,尊者於定中見到母親脫離餓鬼得生天道。 於出定後趕快去向佛陀禮謝,也向所有的比丘頂禮。
為什麼要超度老祖宗? 祖宗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仁煥師父曾開示,生命就是一棵樹,祖宗是樹根,父母是樹幹,我們是樹上的果子,我們是一個整體。

我們就悟到了,祖宗在哪裡呢? 祖宗就變成我們了,也就是說祖宗的罪業、功德、精神都和我們融為了一體。

所謂的超度祖宗就是清除我們生命中的負能量,清除我們生命中痛苦的信息與源頭。

我們的健康,我們的事業都受到父母和祖宗的影響。 祖宗雖然看不見,但就好像樹根一樣,一般我們看不見樹根,但是樹根卻一直在給我們提供營養。

樹根如果痛苦,這棵樹肯定也不會好,果子也不會好。

儒釋道思想都講到祖宗對我們的影響,印度佛教的思想也非常重視我們跟祖宗的關係。 我們跟祖宗是一根藤的瓜,如果我們生命中充滿問題,就證明老祖宗有問題。
 如何超度老祖宗? 
​
我們可以自己念經,念咒,皈命念佛或者我們去打佛七,做佛事,這個力量是最大的。

心生則種種法生,我們用心越多,效果越好。 心生,法就生,心沒有生,法就不生。 沒有心做再多也是白搭。

所以,我們要用一顆虔誠的心,感恩祖宗的心。 我們能夠碰到佛法,是因為父輩積陰德了。

老祖宗如果在地獄,我們就是地獄的子孫,地獄的子孫肯定苦難。 我們現在離苦得樂了,也就知道老祖宗離苦得樂了,否則我們怎麼能好呢?

我們很多人都把祖宗忘記了,祖宗在受苦,祖宗在地獄,祖宗在惡鬼,那我們好不了啊。 有些人夢到祖宗在受苦,或者在一個不好的環境裡,這是祖宗託夢來提醒我們要超度他。
​

只有當老祖宗解脫了,我們的生命才會越來越好。
圖片

評論已關閉。

    主題類別

    全部
    一★ 成長.見證.感應 ★─
    下載區
    占察189輪相
    占察中階班
    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
    占察師圓桌會議
    占察高階班/讀書會
    地藏占察木輪相法
    地藏經研修班
    夢參老和尚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航法師
    天因法師
    如妙居士
    定弘法師
    寬願老師
    拜懺/占察懺
    日本地藏文化
    果慨法師
    法安老師
    淨台法師
    演信老師
    熙彤老師
    練柏伶老師
    蕅益智旭大師
    觀音感應靈課
    遠距共讀
    開示法語
    馬懷德老師

    作者

    大願佛苑-地藏占察道場
    📞 ​(02)2314-9820
    官方line@;臉書私訊
    免費公益占察服務

    時序回顧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三月 2020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最新訊息
    • 行事曆
  • 佛苑簡介
  • 服務項目
    • 公益服務
    • 佛堂活動
    • 教室課程
    • 特別講座
    • 手作‧生活‧禪
    • 公益合作
  • 分享交流
    • 資源/下載區
  • 活動紀實
  • 聯絡我們
    • 公益服務預約專頁
    • 課程活動報名系統
    • LINE社群
    • 護持.助印.點燈.放生.供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