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壇 若想靜閱經典,薰習藏經的智慧,在「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中,便有個特別精緻的「華嚴壇」,適合您來用功修行。 《華嚴經》有「經王」名號,因此華嚴五祖宗密大師曾說,「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 現在就為諸位介紹華嚴之殊勝。 ▌流程與內容 以「靜閱」的方式研讀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 法會期間,華嚴壇每天都有四支香,其中有一支香是法師說法,另外三支香的內容,主要就是端坐、靜閱,以及觀想華嚴殊勝的法義。 不用擔心八十卷太多讀不完,只要安靜閱讀經典,能夠領會一分智慧,就會有一份虔誠的自在喜悅。 ▌主要精神 整部華嚴經的內容次第簡稱為四大項──信、解、行、證。 信,為信佛自證的法界;解,是了解初發信心之菩薩,初發菩薩道時,如何安助於菩提心;行,是利他行中住持佛智以自己的功德迴向眾生;最後的「證」是說,菩薩之究竟就是證於佛地。 若從大乘佛教中所謂的菩薩次第行位來看,雖有五十二個階位,但是在《華嚴經》圓教中說淨信成就時,即有廣大無邊的功德,就能該攝賢聖四十位功德,所以主張「信滿成佛」,信心具足即成佛。 ※華嚴經的根本思想※ 〈梵行品〉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縱橫於三世十方的一切時空,都是事事無礙、相即相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因中即已有果,果上亦不離因。 所以到了聖位的〈十地品〉就是華嚴宗偉大菩薩行的依據。這雖是地上的法身大士所發的弘願,然而在「信滿成佛」的原則下,初發心的菩薩也可以學著做。 例如在〈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雖已代表具足普賢行願智慧,但每在參訪一位善知識時都會說:「我是初發心菩薩,向代表的法身大士的五十三位善知識學習菩薩行。」 ▌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華嚴經》的宗旨,在於發揚成佛道的因緣果報,而其修行人物的代表為華嚴三聖── 釋迦牟尼佛代表著究竟圓滿成佛,是說一切法平等實性,所以首先是要相信,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那就是指發了菩提心之後,自己就是有自待開發自性功德的眾生。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代表智慧不可思議,而其修行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淨行品〉中就提出如何成佛的問題。那是由文殊菩薩舉出一百四十一種生活中的修行,可以說是一部菩薩道的修行手冊。 普賢菩薩代表著修因、契果、生解,是普應十方做一切方便,而平等利樂一切眾生。 聖嚴法師曾專題講過〈華嚴經淨行品〉、〈普賢菩薩行願讚〉,並且認為〈淨行品〉是菩薩道的修行準則;〈行願讚〉是證入法界的萬行。 祝福諸位菩薩在華嚴中薰習以信心開發菩薩道,善用經典中的大智慧在生活中修行,發起莊嚴國土成就眾生的大弘誓願。 #地藏壇 #共修 #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 #華嚴經 評論已關閉。
|
主題類別
全部
作者大願佛苑-地藏占察道場 時序回顧
九月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