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老師] ⭕️ 法的療癒~ 最後也是最初 (4/30) ⭕️ 來到了本書的最後一個章節,讀完後內心充滿深深的感動。作者因罹患癌症後,開始反觀自己學佛數十年的人生觀、宇宙觀、生命觀與死亡觀⋯。而在這位教授的內心裡,因為生病這件事在他自己的心中產生怎樣共鳴?激盪起怎樣的漣漪?促使他拋下自身的病痛來著手將佛典書籍歸類整理並加以電子化,且用自身的病與死加以分析並帶入佛法,並記錄下來好讓我們這些有緣的後輩能較快速的與佛法連結。
面對病與死的四法行,作者將生病的過程分為四個部分: 1. [病禪十] 佛陀教導的方式和實踐的方法就是「禪法」,即是人生觀,亦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態度。用什麼心態來面對自己的人生?用什麼方法來面對困難與解決問題? 這部分讓我自己內心起了很大的反思,每個人每個家庭除了身體病痛外,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家庭裡關係的不合、小孩不聽話、財務情況總是透支、感情世界總是碰見渣男渣女、生活中種種事情的不順。就像身體生病一樣,一定有其存在不好習性的根源在裡面。然而面對這些不順,我們都用自己的情緒在處理,曾幾何時停下來認真的思考,該怎麼徹底解決一直在我們身上或家中不斷重複發生我們所謂的障礙。 而「禪法」教導我們必須先冷靜下來、不著急、不帶入個人情緒,才能用客觀角度來從容面對接受處理我們所遭遇到的一切不順。「幫助自己的內心安定下來」才能挖掘問題的根源,是我在本書裡學到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2. [病相應] 發現自身問題而又想解決事情時,就像我們去佛苑占察時一樣。老師看了我們的占察單,接著用剝洋蔥的方式與我們聊東聊西,一層一層的幫助我們釐清問題的根源, 再來請菩薩指示我們要請什麼樣的法藥回家療癒自己。像西醫病歷表SOAP一樣,將佛的經典重新整理、排序、分析,甚至運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3. [病禪法] 而在作者找到病相應經文時,作者形容像是挖到寶一樣。因早期居士是不太能參與僧團的修行指導,但在病相應經裡卻可看到居士也有清楚的修行步驟與次第,且無論是童子、長者居士或是初入門的年少比丘到尊者比丘都有詳細的敘述,於是作者便依經中的教法來建構人生觀、修行觀。所謂的病禪法就是病相應的實踐。 因為上疏文的關係,我也漸漸的從唸經中唸出了興趣。親子關係破裂時,我冷靜下來客觀的分析問題,發現讓自己緊抓不放手的是自己多年來對人生經驗的害怕與人性的不信任。當時因自己會看紫微命盤,所以單純的認為遇到不順利的年月時,利用提醒或強硬的阻止事情就不會發生,萬萬沒想到因果輪迴業力牽引真實不虛! 「提醒」這種方式只能用在與我沒有任何關係的人身上,外人的身分恰可使這提醒讓命盤中的貴人產生作用。但我是女兒命盤中的父母宮,若自身沒有做任何反省、福德智慧不夠或其他習性的轉變,這個強硬的提醒便像下達指令般的一一成真,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為此曾使我討厭會看命盤這件事,也曾有過命運根本改不了的錯覺產生。但後來先是兩張疏文率先渡了自己,才讓我看到這個重要的關鍵點,原來走到這地步背後的推手正是我自己。 反省後,打破以往自己強硬唯利是圖的個性與人生觀。現在因知道有些事情已經造成了,好好的善後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就轉念放下這些過程的成見與想法,積極的反省懺悔。原來,任何生命體的存在都是有其原因與道理的。從這個時候開始,我也才真正開始建立了屬於我自己的修行觀。 而前三種,作者也幫我們歸類說明是屬於「個人生命的轉化」。因作者的生病不只是生病,也還可以盡自己所能來幫助別人。而我也因為親子關係的失衡,才發覺世界上有許多和我一樣有類似困擾的家庭分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當我在找到內心的力量時,同理心使然便很想盡一份心力來協助他們克服難關。 4. [病願行] 在腫瘤復發的階段,作者提醒自己要發願,於是啟發了用自己的專長建置電子佛典。將佛經中關於病與死亡的資料一筆一筆找出來,發展成「法的療癒資料庫」,讓我們這些後輩能輕易的來深入閱讀。 這是一件耗時費力的大工程,對於作者當時身為癌末病人能拋下自身的病痛著手建置這些資料,我覺得是很令人欽佩與讚嘆的!一個心願的力量竟然能大到克服痛這件事是我沒有辦法想像的。 但若是用其他事情來比喻這個痛,我想一年前的親子狀態應該也是這般劇痛吧,因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夠痛苦,所以無法用忍耐的方式面對,便開始轉換自己的念頭,將每天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過。 調整心態才讓我有幸遇見「地藏占察」這個法門。開始拜懺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作錯了許多事也錯過了許多事,所以開始學習經典上菩薩的發心。
很多時候我們的許多想法都落入空想或幻想當中。許多人的口頭禪是「以後我要怎麼樣怎麼樣」,但這個「以後」講了一年、兩年、三年...…,終其一生也許到了閉上眼睛的最後時刻,還是沒有作任何的調整與改變,而時間與生命就在時光洪河中無情的流失。有太多人在生命的最後是帶有遺憾的,有太多事情若在每個當下都能用心對待,那其結果應是令人期待的。 人生過日子就是不斷循環著,早上起床接著中午然後晚上,然後再等著迎接另一個清晨。人從出生,會爬,會站,會走,讀書,工作,退休,壽終。每一個階段的開始都是準備要迎接結束,每一個結束都是準備迎接另一個開始。生活過程經歷的種種事情,有時候會令我們習慣種種生活方式後而產生了錯覺,認為一切人事物的存在模式是理所當然的,且可以靠人為控制令其安定而不會改變。 殊不知當一方的角色關係慢慢轉變成另一個樣子時,我們未能跟上轉變,對立就這樣產生了。 不管是因為人生的哪個原因病變了,很有福報的我們在此刻有其緣分看見這篇文章,而且開始來接受佛法的觀念,並將法應用在自己的生活各個層面。先接受正確的觀念,再深入分析自己的各種問題,接著處理它。對其過程用心,就算事情最後不如我們的預期,也能放下成見指責,彼此給予無限的祝福。我想我們就不會對所遭遇的問題與挫折在日後產生遺憾,心無虧欠將使得自己的心更加自在。 轉變,就像飛蛾破繭會經過劇痛的過程。誰叫自己無知因貪嗔癡的無明,將自己的問題從小草開始讓它茁壯到像神木一般。在宇宙的自然運行法則(12因緣法)下,不管在不在意、注不注意、相不相信,都是循著既定的軌跡不停地往前運行。除非自己發現後想要轉彎,發展的模式才會開始一點一滴的慢慢轉變。 慶幸自己保有一絲的善念,有福報能接受到地藏菩薩的引導,也因為這樣我找到了對生命的正確方向。雖然過程中像連續劇般有些高潮迭起,甚至對於某些人來說有些驚悚,跌跌撞撞靠著往上爬的毅力讓我走到現在這裡,才發現自我的渺小、宇宙的浩大。細細體會回顧這一切,才發現原來生命如此的美好。感謝生命中這數十年來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每一件事都讓現在的我更加有韌性與生命力。 願我們都能學會發願&行動,接受隨緣聚散 ❇️擁有時 珍惜當下❇️ ❇️失去時 彼此祝福❇️ 創造每一個最後,迎接全新的開始 👉 大願共修會~遠距共讀 (讀書會Line社群) 評論已關閉。
|
主題類別
全部
作者大願佛苑-地藏占察道場 時序回顧
三月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