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老師] ⭕️ 在愛裡活著~愛是療癒最好的秘方 ⭕️ (2/20) 本章節中,淑雯老師紀錄了剛回到台南看守所時,當志工老師時的心情以及轉化內心將愛再度分享出去的過程。
人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瓶頸,而這些瓶頸有時來自家人,有時來自於自己本身,有時候則來自生活環境。但無論瓶頸來自於何處,對於個人來說都是考驗。(在佛法經典中,很多時候是用「業力」這兩個字來形容這些瓶頸。)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令其困惑的問題,就是我們人生的課題。 淑文老師在文中說,再度回到看守所時的心情,就像當初去看望學生阿毅時的心情ㄧ樣。表面上好像是去當志工,事實上對淑文老師而言,是將在阿毅身上未能給出的輔導與關懷轉化到其他受刑人的身上。 在看守所第一輪的演講,是以老師與阿毅的故事為主軸,引導受刑人去反思自己的錯誤,進而看見自己的成長改變。與受刑人互動時,看見了這些受刑人心裡的缺憾,並且引用日本犯罪學教授浜井浩一先生所說:「受刑人就算可以一個人自我反省,但一個人卻是無法更生的。」用這句話來告訴所有讀者,親情的陪伴才是令受刑人能重返社會,重新做人最大的支柱!希望家中若有誤入歧途的孩子時,家人可以用親情真正去關心這些屢遭挫敗缺乏被愛的孩子。 淑文老師說:「生命的本能都是往上生長,而且都是向著陽光的,我從受刑人身上也看到這種渴望。前提是必須有人發自真心關心他,對他有期望,他才會往好的方向去改變。」 看到這,我想為人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最初的期望都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只是使用的方法不正確及不知道如何表達愛,因而造成許多親子間的誤解與遺憾。那到底什麼是正確的親子相處溝通方式呢?每個家庭,每對親子,每個人,所需要的模式都不是一樣的,別人的家庭模式只能做為參考用。唯有用心去了解面對我們的孩子,才能用最適合的方式來教育他。 就像我與我女兒一般,我曾認真仔細將我成長過程與經歷重新在腦海裡回放了好幾遍。生長在缺少親情關懷的家庭,曾經也在那個時期告訴過自己,我以後一定要自己組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不要像爸媽一樣。但沒有真正享受過親情,沒有真正被親人愛過,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愛。無知的我,總以為錢才是一切愛的來源! 直到懂了因果關係,瞭解了因緣法則後,從女兒身上才看見了自己的缺失,將自己親情匱乏的遺憾套用在女兒身上。再用錢養大女兒,從未教過她人情世故,從未教過她要與人分享,憑什麼我能指望她隨著年紀的增長,自己應該能懂、能理解這些做人處事的基本道理。 而命運就是這般有趣,為了要讓我們的身心成長,總是在我們絕望時開啟另一個類似的考驗來讓我們重新去發現與學習。就像現在身邊多了個豬小妹一般,讓我能重新反思,讓自己能重新學習親子互動教養關係的課題。 文末淑文老師:「原來,重新給出愛,是療癒自己最好的秘方。」 今天,我也將這療癒秘方分享給正在看文章的你! #讀書心得 ---- 大願共修會~遠距共讀 (讀書會Line社群) 👈 評論已關閉。
|
主題類別
全部
作者大願佛苑-地藏占察道場 時序回顧
九月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