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老師] ⭕️ 人行道~何謂修行? ⭕️ (10/20) 早些年聽到有人跟我說:「人這一生都是要來修行的。」起初我是很不認同的,覺得這是宗教在散播迷信。在那時偶而聽到長輩說要去靜坐,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心裡偶而也會感到疑惑,他們坐在那到底在幹嘛?
後來出社會後,有段時期自己因對「肉」天生就沒有多大興趣,開始吃素後遇到和親友一起吃飯,說到自己吃素他們也都會認為我是在修行而吃素。 「修行」這兩字,對以前的我來說是十分狹隘的。身邊的很多朋友也跟我一樣,其實對於修行的概念也是完全不懂。在這章節,聖嚴師父在文中提到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靜心思考後,回想自己初期念經時的狀態,因為疏文功課數量是很龐大的,所以當初我為了要把功課做完,當開始念一部從未接觸過、完全陌生的咒語或經文時,我都會上youtube找卡通版的看過一遍。先用看卡通的方式,來瞭解經文所要表達的內容,在做功課時就用讀故事的方式來完成它。過了一段時間後,無意間和同修師姐討論事情時,講到經文內容,才發現原來很多人都是用趕的把經文念完,念過後就忘了。也正因是用趕的,所以內心多少帶著不滿、抗拒的情緒,也因如此便無法升起歡喜心來完成這件事。我想這個部分也是造成大家都很努力誦經,在認真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怠惰起來,甚至升起退縮的心念,形成不同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透過聖嚴師父的文章,用簡單的文字,讓我更加理解,也正好有這個機會來與大家分享,什麼是修行? 身而為人,凡事想到的都是自己,例如:「我要賺錢回家、我感到很生氣我覺得大家都在和我作對、我的小孩一定要用最好的、我為家付出很多、我幫公司賺很多錢、我想要吃…..什麼、我想要用….什麼、還有很多⋯⋯⋯⋯⋯。」這些「我」都帶有貪嗔癡慢疑的觀念與行為,經文中許多內容,就是要我們自己學習覺察,進而反省自己的行為,才能讓自己培養出慈悲心與包容心!正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就要自己心念轉! 文中聖嚴師父說:「所謂修行,簡單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不管透過何種方法來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 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從而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願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並且有益他人的生活方式,大家身心自在、一同成長! #讀書心得 --- 大願共修會~遠距共讀 (讀書會Line社群) 👈 評論已關閉。
|
主題類別
全部
作者大願佛苑-地藏占察道場 時序回顧
十二月 2023
|